
4月16日,我系在博学楼C604开展第四十五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第四讲,本次主讲人是学生科辅导员马逸群。

培训伊始,马逸群借助详实史料与生动案例,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。20世纪前中期,世界与中国局势动荡,国内矛盾尖锐,革命浪潮汹涌。新生产力的发展与工人运动的兴起,为毛泽东思想提供了物质基础;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,为其奠定了思想理论条件。谈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阶段,马逸群重点介绍了关键历史时期和重要著作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毛泽东发表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,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初步结合。土地革命前期,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,撰写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等著作,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,蕴含实事求是、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念,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。

通过此次培训,不仅丰富了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知识储备,更激发了他们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学习热情,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、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奠定坚实基础。
机械工程系
2025年4月17日
撰稿 | 李昊泽 责编 | 王在旭 摄影 | 孙福林 审核: 保俊 袁丽男 马逸群 魏延波